《风月同天:華僑華人行动者网络》:留住抗疫中侨胞“身影”
《风月同天:華僑華人行动者网络》出版发行 留住全球抗疫中侨胞坚强的“身影”
近日,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邢菁华的新书《风月同天:華僑華人行动者网络》出版发行。该书选取了巴西、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俄罗斯、南非、博茨瓦纳12个国家的受访者作为田野调研对象,采用民族志研究方法,通过人类学视角展现分析了海外侨胞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慈善行为、文化认同、反歧视抗争与商业转型等行动。
線上調研新嘗試
2020年3月至6月,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中国華僑華人研究所联合主办“海外华商谈抗疫”在线观察系列活动,相继举办了西班牙、美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非洲、东南亚、法国、俄罗斯、日本、巴西、澳大利亚12个专场,连线世界各地著名侨领、华商及学者分享疫情期间见闻和感受,引发五大洲十余国的華僑華人、留学生群体和业内人士热切关注。
作为该活动的策划人和主持人,邢菁华对疫情中華僑華人扮演的社会角色、发挥的作用、所受的影响以及他们如何应对疫情等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活动举办后,她与多国华侨社团保持密切联系,进行跟踪采访,并加入海外華僑華人组建的微信救助群进行考察,结合中外媒体对相关事件的跟踪报道,展开相关课题研究。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跨国抗疫网络的复杂性和实践创新性,邢菁华通过民族志与科学人类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分析海外華僑華人在疫情中的慈善行动、反歧视抗争和商业活动3个层面内部要素之间的利益相关性与互动关系。透过華僑華人抗疫实践的情境分析,一幅民族历史记忆的新图景悄然形成。
曆史記憶新圖景
針對疫情以來美國仇視亞裔的暴力犯罪行爲,亞裔維權大聯盟發起人陳善莊組織上萬人參加的亞裔反歧視遊行,對亞裔歧視和仇恨犯罪勇敢說“不”,促使美國國會衆議院表決通過“新冠仇恨犯罪法案”;法國年輕華裔制作反歧視紀錄片;博茨瓦納環球廣域傳媒集團總裁南庚戌在疫情期間堅持幫助博茨瓦納發展農業種植,解決當地糧食短缺問題;南非華人警民合作中心主任李新鑄爲疫情下南非僑胞的平安保駕護航……經過近兩年的調研,邢菁華采訪了多位不同國家的華裔企業家和傳媒人,積累了大量鮮活素材。
“疫情期间,海外華僑華人有太多抗疫故事令人感佩,引人思考。海外華僑華人在住在国与祖(籍)国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成为全球抗疫合作的一个生动写照。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独特的群体,也是我写作这本书的动力所在。”邢菁华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研究凸顯新意義
海外華僑華人的行为对抗疫起到了哪些关键性的作用?抗疫合作是如何组织与分工的?在抗疫过程中遇到哪些阻碍,又是如何突围的?他们个人或家庭因为这次疫情受到哪些影响?华商和所经营的企业在逆境中如何抉择,又如何创新?哪些类型的企业在这次疫情中得到突围?这些都是《风月同天》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海外華僑華人彼此协作、救助、文化融合、社会认同、商业经营的一次全方位考验。華僑華人用实际行动架起了抗疫的桥梁,一些侨团组织和民间力量加入其中,形成了民间自发且全球性的跨越国界的支援行动,研究这些行动在学术层面具有创新意义。”邢菁华说,“《风月同天》关注、剖析疫情之中的海外侨胞和华人社会,可以帮助读者更加全面、系统和科学地理解跨国群体的抗疫实践价值。这是本书的写作意义所在。”(高乔 黄晗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