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情冰雪】花滑和速滑的冰面有何區別?
【解說】近日,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已落下帷幕。此次冬奧基于“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一系列新技術、新應用、新産品投入使用,大量科技元素深度融入場館建設及賽事保障,以科技智慧助力冰雪冬奧。
【解說】畢業于哈爾濱商業大學的劉楷,帶領團隊將二氧化碳(R744)跨臨界直冷制冰系統技術應用到首體場館群冬奧場館建設中,這也助力此次冬奧會成爲曆史上首次大規模采用能型制冷系統、環保型制冷劑的奧運會。
【同期】制冷技术工程师 刘楷
節能環保這一塊兒的話,二氧化碳它的GWP值基本爲1,二氧化碳它本身,我們叫自然工質,所以說它對二氧化碳的碳排放,它就基本上爲零,不會對大氣還有對其它有汙染。
【解說】劉楷告訴記者,此系統具有安全性高、能耗和運行成本低、環境友好等優點,且全部熱量可回收利用,可使場館能源系統冷熱一體化高效運行。二氧化碳制冰除了綠色環保,還有一個重要優勢是制冰快速且冰面溫度均勻。溫度均勻、溫差越小的冰面就越平整,越有利于選手滑行,越有利于創造好成績。
【同期】制冷技术工程师 刘楷
花樣滑冰對國際澆冰師要求的冰溫是負3.2℃到負3.5℃,因爲要考慮到轉體三圈半、四圈等一些運動,所以說,要求冰的冰質比較軟一些,但是也需要的冰面的均勻度得非常好,這樣的話,我們的運動員就很好出成績。短道是要求的負6.7℃到負7.0℃,目的是短道的冰稍微硬一些,但是要想出成績,也就是說,要達到它的負6.7℃到負6.8℃的最佳點,同時整個的均勻度要非常好,才會出成績。
【解說】冬奧賽程安排連貫,花滑與短道比賽所需的冰質也不同。劉楷告訴記者,一場比賽結束後,就需要快速進行冰溫調整,短時間內完成場地的變更,不影響後續比賽的進行,此時二氧化碳快速制冰的優勢也就體現了出來。
【同期】制冷技术工程师 刘楷
冰溫的轉換,實際上的難點,最主要的就是有很多的時候會出現,從花樣比賽完了之後轉成短道進入比賽,熱身賽的話只有三個小時,時間短,當時在韓國的時候是花了三個小時轉換過來,之後來我們首都體育館,是能兩個小時轉換,兩個小時能完成。
【解說】劉楷表示,不僅是爲了冬奧會的節能環保,有了在冬奧賽場上的“打樣”,希望這項技術也會在未來推進“綠色制冷”,使制冷更加低碳環保。
【同期】制冷技术工程师 刘楷
跨臨界二氧化碳本身踐行的就是綠色冬奧,整個對以後搞制冷這一塊的話,會加速綠色環保技術的推進,原來大家都不敢做的一些東西,通過奧運會做出來了之後,慢慢地會轉向民用,還有轉向冷鏈這些方面,都會往這個方向轉。
孙汉仑 周志博 黑龙江哈尔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