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勇當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主力軍
福建泉州:勇當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主力軍
【聚焦科技自立自強·看招】
◎本报记者 谢开飞 通 讯 员 陈志波 黄建团 王燕双
宏芯科技(泉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芯科技”)武漢研發中心加快突破我國光通信産業“缺芯”難題,推動技術成果在泉州數字經濟産業園轉化;福建美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宏科技”)在美國建設新型打印材料研發中心,打破了國內原有高端彩色碳粉依賴進口的窘局……
記者近日從福建省泉州市科技局獲悉,泉州舉行全市創新大會,宏芯科技、美宏科技、飛通通信等一批借腦引智“標兵”,獲頒“泉州市企業異地研發機構”並獲得政策支持。
近年來,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日前該市印發《關于加強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及系列配套政策(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勇當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主力軍,構建“開放創新、智造未來”的創新驅動發展新模式,引導企業彙聚全國乃至全球創新資源,加強制約産業發展的關鍵技術攻關,打造全國創新成果轉化節點城市,加快形成更多新質生産力,創新和發展“晉江經驗”。
推進開放式創新,讓鞋服衛浴更“聰明”
作爲中國民營經濟最早的發源地之一,泉州民營經濟貢獻了泉州83%的GDP、90%的技術創新成果、97%的企業數量,推動當地成爲全球最大的紡織服裝、體育用品、廚衛水暖等生産基地之一,培育了安踏、匹克、九牧等一批國際知名品牌。但也存在科教資源相對匮乏、高層次領軍人才偏少等發展“短板”。
爲此,《實施意見》支持企業設立異地研發中心、産學研異地聯合創新中心等,高效嫁接利用所在地人才、技術等優勢創新資源,提升新質生産力的源頭技術有效供給能力。“利用異地科研平台、人才團隊等,推動前端基礎研究、技術孵化全國(全球)化,後端中試加速、工業設計本地化,加快突破高端智能裝備、原輔材料等産業鏈薄弱環節,形成‘搬不走’的實體經濟發展優勢。”泉州市科技局負責人說。
目前,通過“本地研發和異地研發”“科技創新與工業設計”等一起抓,泉州正加快布局“智能+”“石墨烯+”“工業設計+”等,引導企業建設異地研發中心、智能車間、工業設計中心等,打通科技創新、技術孵化與市場需求、産品開發的關節點,將傳統紡織鞋服、廚衛水暖等産業激活提升爲智能可穿戴、高分子材料等新興産業。
如國內運動鞋龍頭企業安踏集團在不同國家、區域共建多個研發中心,依托“東華-安踏聯合創新研究院”,推進超輕超薄保暖、冰感透爽等技術研發;匹克在陝西、北京等地設立異地研發中心,致力于新型智能鞋面材料的研發;九牧工業設計中心用好工業設計點石成金,發展成爲了中國第一、世界前三的全球化企業集團。
打造高能級平台,加快培育新産業新賽道
在新型顯示領域電子精細化學品生産中,用于光刻工藝的顯影液至關重要,然而國內95%以上的市場對其曾長期依賴進口。
面向市場需求,福建佑達環保材料有限公司攜手清源創新實驗室通力合作。依托清源實驗室的研發力量、中試的場地和測試平台,合作雙方經過攻關研發出“高濃度CF顯影液”,解決了新型顯示領域這一産品的“卡脖子”問題。清源創新實驗室正是福建首批布局的4家省創新實驗室之一。
新質生産力塑造的核心在于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爲破解高端創新資源薄弱、支撐産業發展動力不足的瓶頸,《實施意見》提出,聚焦支撐發展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産業,高標准建設化學工程省創新實驗室(清源創新實驗室)、高效太陽電池裝備與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重大科創平台。大力支持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推動共建的19家大院大所向“研究院+公司”轉型。
據泉州市科技局負責人介紹,目前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泉州民營企業已進入技術前沿並加速突破。如石獅飛通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飛通(上海)研發中心推進海洋通信導航、衛星通信研發,加快實現國産船舶通信導航産品的進口替代,並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拓展;福建華清電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打破國外氮化鋁陶瓷基板壟斷,其産品已廣泛應用于5G通訊、航天軍工等高技術領域,成長爲中國氮化鋁陶瓷行業的開創者和領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