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鄉莆田何以入列國家曆史文化名城?
中新網莆田10月11日电 (叶秋云)1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福建省莆田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僑鄉莆田何以入列國家曆史文化名城?
莆田位于福建沿海中部,自南朝置縣以來,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建制史,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也是我國農耕治海文明的代表和明清時期海防體系的重要陣地。

始建于宋太平興國八年(983年)的莆田古城,至今仍保留有清晰完整的子城格局和三橫三縱的街巷布局,各具特色的官式大厝和宗教建築點綴其中。
據中共莆田市委宣傳部介紹,莆田曆史底蘊深厚,在莆田木蘭溪流域距今2萬多年前便有人類活動,山邊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的發現,也佐證了木蘭溪流域是福建地區古人類活動較爲頻繁的區域。
莆田是著名僑鄉,而且曆史文化資源豐富。目前,有中國曆史文化名村1個、中國傳統村落7個、曆史文化街區2片,各級文物保護單位60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處),曆史建築599處,傳統風貌建築1249處。
據悉,莆田有千年信俗媽祖文化,在全世界49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億多敬仰者;千年方言莆仙話,保留了唐代以前的古漢語和古百越時期的語言遺存;千年戲曲莆仙戲,被譽爲“宋元南戲活化石”;千年手工藝莆田木雕,興于唐宋,盛于明清,素以“精微透雕”聞名于世。
相關人士表示,莆田市獲批爲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將豐富中國曆史文化名城的類型和內涵,有利于進一步保護和展示豐富多元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莆田當地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