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8月潮州出口茶葉總值同比增長210%
今年7、8月潮州出口茶葉總值同比增長210%
高山雲霧出好茶。憑借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和自然環境,鳳凰山孕育出馳名中外的單叢茶。
爲讓“綠葉子”出口變“金葉子”,汕頭海關所屬潮州海關深入田間地頭,強監管優服務,聯農帶農做優茶品種、茶品質、茶品牌,幫扶萬千茶農增收致富,走出鄉村振興“向外探索”新路子。
數據顯示,今年七八月潮州茶葉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10%。
培優“茶品種”,出口茶葉備案面積達9300畝
在海拔高度近1000米的茶園裏,潮州海關關員高志揚、陳植英穿梭于茂密的茶樹間,對新備案出口茶葉種植基地的土壤、水源農殘和重金屬等風險進行科學監測。
“隨著鳳凰單叢茶出口需求量不斷上漲,我們近年新增備案出口茶葉種植基地5980畝。”潮州市潮安區金雀嘴茶業有限公司(下稱“金雀嘴”)總經理陳少基介紹,原葉質量是決定成品茶口感的關鍵所在,在潮州海關悉心指導下,備案茶園不斷完善疫病疫情監測、有毒有害物質控制等質量安全制度,確保茶葉健康生長。
“爲保障出口茶葉源頭安全,我們深入茶園基地,提前介入指導,督促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抓好源頭管理。”潮州海關企業管理和稽查一科科長邢映忠介紹,該關指導茶園加強水源、土壤及病蟲害綠色綜合防控,並鼓勵企業創造條件引入集成傳感、視頻、通信等技術,通過精准的信息化監測對茶樹進行精細化管養,提高水肥利用率,科技賦能打造生態茶園、標准化茶園。
目前,該關轄區備案的出口茶葉種植基地7家,備案面積達9300畝。
提升“茶品質”,鼓勵企業“無公害化生産”
初秋時節,茶香濃郁。在金雀嘴倉庫內,一箱箱經潮州海關檢驗合格的茶葉整裝待發,將爲海外客戶帶去一絲甘醇。“這陣子香港客戶正在籌備中秋定制茶禮,我們都忙著接訂單,生産線也運作不停。”陳少基說。
“我們推行‘日常監管+抽樣檢測+基地管理’監管模式,鼓勵企業推行‘無公害化生産’。”潮州海關查檢科科長馬宇彬介紹,該關通過監管和查驗,嚴控茶葉加工過程中添加劑、微生物、包裝規範、環境衛生等風險點,指導企業抽檢送樣,助力茶葉“優質優出”。
據馬宇彬介紹,潮州海關還依托實驗室力量,爲基地種植、原輔料驗收、生産過程控制、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等方面提供檢測技術支撐。此外,該關實施“優先審核單證、優先安排查檢、優先實施送檢”模式,縮短抽樣、送檢時長50%,保障出口茶葉順暢通關。
打造“茶品牌”,全程掃碼可追溯
要讓鳳凰單叢茶擴大海外市場,振興鄉村“茶經濟”,強化標准化生産和品牌化建設是關鍵。
“茶葉制作工序繁多複雜,每一步都需人工精細把控,沒有標准化生産就容易導致質量參差不齊。”陳少基說,潮州海關得知企業困難後,主動上門開展精准輔導,爲企業品牌塑造打下基礎。
“我們實施‘茶葉企業聯系人’制度,深入開展‘一企一策’,指導企業合規合標進行生産。”邢映忠介紹,該關成立技術性貿易措施服務小組,當好茶企技術“輔導員”,動態收集國外對茶葉農藥殘留限量和非農藥項目的限量標准,向企業精准推送國際食品安全風險信息,“一對一”指導企業完善自檢自控體系,提升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能力。
在潮州海關指導下,金雀嘴率先建立鳳凰單叢標准體系和全流程監控系統,保障茶葉從品種源流、地理位置、采制細節,到種植農戶、制茶師傅等級價格等嚴格把控,實現全程掃碼可追溯。
今年以來,潮州海關開展茶葉調研並“送政策上門”8次,爲企業提供“歸類預詢”“認證輔導”“知産保護”“享惠方案”四項定制服務,解決茶葉出口困難4項。
南方+记者 纪金娜
通讯员 周梦莹 陈植英 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