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赢商有妙方” 以招商引资赋能高质量发展
潮州“赢商有妙方”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以招商引资赋能高质量发展
潮起千年,風勁潮湧。
策划:苏仕日 统筹:杨可 文字:纪金娜 陈柔燕
當前,“拼經濟”已成爲全國各地發展的主旋律,“走出去、引進來”已成爲破局發展的重要一招。潮州市把招商引資作爲“一號工程”,舉全市之力、聚全民之智,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奮力開拓潮州招商引資工作新天地。
高規格舉辦招商引資推介活動、高標准組建招商先鋒隊、高質量優化營商環境……今年以來,潮州市以打好“三大戰役”提升仗破局開路,全力以赴拼經濟、抓項目、促發展,開出“贏商妙方”,力促優質項目加快落地、優秀企業紮堆入駐。
潮州這座秀美之城,正成爲“近者悅,遠者來”的發展沃土和投資熱土。
號角連起
瞄准特色产业 掀起招商热潮
翻開今年潮州招商引資“工作日志”,抓招商、引項目,動作頻頻;出海訪問、各地考察,行程滿滿。
——2月份,潮州市招商引資工作動員大會召開,吹響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的沖鋒號,釋放奮力開拓潮州招商引資工作新天地的強烈信號。
——3月份,潮州市委主要領導率團到香港拜訪香港中聯辦和潮籍鄉親,舉辦招商引資推介會,推介38個重點投資項目,誠邀大家投資潮州、興業潮州,助力家鄉加快發展,攜手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4月份,廣東潮州招商引資推介會——房地産+酒店專題在深圳舉行,25個招商引資項目亮相大灣區。這是潮州首次以城市推介會的形式“走出去”招商引資,吸引140多家企業參加。
——5月份,潮州市委主要領導率潮州市經貿代表團赴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開展招商引資系列活動,通過友好交往、客商拜訪、項目洽談、城市推介等系列活動,進一步深化經貿交流合作,開創互利共贏新局面。
——6月份,深圳市羅湖區政府聯合潮州市政府在上海舉行“投資羅湖”&“投資潮州”長三角服務辦公室授牌儀式,並同時舉辦投資推介會,實現聯動招商。
——7月份,2023年潮州市招商引資工作會議召開,62個總投資達568.2億元的項目完成簽約,涵蓋制造業、能源、食品、文旅酒店等多個領域……
錨定目標、攻堅沖刺,潮州市通過一次次外出訪問,一場場招商活動,全面掀起新一輪“大招商、招大商”工作熱潮。
成效如何?一組數據,是最好的答案:至7月底,潮州市完成簽約投資項目213個(含增資),總投資額189.95億元。其中,潮州市外新設項目55個,總投資70.4億元,主要涉及制造業、食品、酒店等行業領域。
項目興,則産業興;産業興,則城市興。潮州産業基礎紮實,擁有陶瓷、婚紗禮服、食品等八大傳統支柱産業,新材料、智能衛浴、生物醫藥等新興産業加速崛起,是全球重要的陶瓷出口基地、婚紗禮服生産集聚地和服裝跨國采購産業基地。
翻開潮州産業地圖,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張風勁潮湧的制造業畫卷——以楓溪區爲龍頭的陶瓷生産基地、以潮安區庵埠鎮爲中心的食品生産基地、以湘橋區爲中心的婚紗禮服服裝生産基地、以潮安區彩塘鎮爲中心的不鏽鋼制品生産基地、以饒平縣黃岡鎮爲聚集區的水族機電生産基地、以三環集團爲龍頭的電子産業基地等“六大産業基地”,彰顯潮州特色産業發達、産業鏈條完備的硬核實力,爲“制造業當家”加足底氣。
除重點培育風頭正勁的傳統産業外,如何押注“潛力股”,用前瞻的眼光培育新興産業,提前補弱固強,也是一道“必答題”。讓傳統産業與新興産業比翼齊飛,是潮州的發力重點。
一方面,潮州市擦亮“中國瓷都”“中國食品名城”“中國婚紗禮服名城”金字招牌,下大力氣推動陶瓷、食品、電子等優勢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加大物聯網、大數據、5G通信等新技術賦能,讓傳統産業煥發新活力。另一方面,培育壯大新材料、智能衛浴、生物醫藥與健康、新能源、芯片封測等戰略性新興産業,搶占光伏發電、海上風電等低碳産業風口,謀劃布局未來産業,努力構建産業體系新支柱。
奏響高質量發展“主旋律”,發出拼經濟“最強音”,潮州號角“連聲起”:
向空間借力——潮安區以“工改工”釋放土地資源,推進總面積達1.6萬畝的“工改工”産業園區建設,拓展産業空間,努力打造大灣區産業梯度轉移優先承載地。
向海洋而興——饒平縣聚焦“糧油糖”開展産業鏈招商,積極發揮益海嘉裏龍頭企業帶動效應,推動糧油糖産業和水産品深加工産業協同發展,著力搭建現代海洋産業鏈。
與灣區共贏——抓住對口幫扶協作契機,深圳與潮州高標准共建産業園區,選取小紅山産業園和鳳泉湖高新區徑南分園作爲啓動區,著力打造一批承接産業轉移的大平台。
今年以來,潮州文旅“火出圈”。大量遊客湧入,沈浸式感受千年古城的山明水秀、人文鼎盛。“出圈”只是開始,“長紅”才是王道。面對當前旅遊發展的新態勢,潮州以經營思維豐富旅遊産品、做強文旅經濟,讓潮州特色精品旅遊城市名聲更響。
爲此,潮州也將招商重點聚焦于文旅産業和酒店業。紫蓮森林度假村酒店項目、汛洲島力誠酒店項目、高鐵新城酒店項目、潮皇酒店項目……這些“文旅+酒店”項目,期待被戰略投資者激活。政企合力,解鎖潮州文旅消費的“留量密碼”。
排兵布陣
破除“拦路虎” 推进“一盘棋”
招商動作頻頻,數據賬本亮眼,潮州今年上半年招商引資取得的新突破有目共睹。在“1+5+5+N”(即1個統籌協調機構+5支招商先鋒隊+5個縣區園區+N個職能部門)招商引資體系的牽引帶動下,潮州市形成招商引資“一盤棋”工作格局,全員抓好招商引資這條“生命線”,合力掀起潮州招商引資超強攻勢。
將時間坐標拉長,我們可以看到潮州招商營商的決心之大、規格之高。2021年5月,潮州市成立招商引資統籌協調機構——潮州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和領導小組辦公室,由潮州市委主要領導牽頭,從潮州市發改局等重點單位抽調人員,設立綜合組、督導組、宣傳組、考評組,遇到問題馬上報送,立即解決,爲優化營商環境破除“攔路虎”。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潮州市招商引資工作專班成立後,定期會商調度,實行《招商引資攻堅工作排名》“月跟進”機制,督促各級各部門招商工作開展。
打造要素集聚的“磁場”,才能吸引企業關注。潮州制訂37項首批産業清單、企業清單,制定入園畝均投資、畝均産值、畝均稅收等新標准,向廣大企業亮出潮州誠意。
爲促進項目早簽約、快建設、出實效。潮州嚴格落實“項目清單”動態管理機制,對重點項目,實施“一項目一專班”服務機制;梳理全市招商引資用地清單,編制招商引資項目服務流程圖,彙編産業優惠政策清單,落實招商專項小組服務制度,爲企業提供全流程“保姆式”服務,當好企業“貼心人”。
“招商引資”要做好,首先要解決“誰去招”的問題。今年初,潮州統籌全市幹部資源高規格組建5支招商先鋒隊,他們不是經驗豐富的商場鬥智者,而是一群招商“小白”。面對“今年需累計引進産業項目90個,投資總額超120億元”這一頭等任務,招商先鋒隊在出征之前,做足試煉。
“盡快進入角色,是我們的當務之急。”潮州市第一招商先鋒隊陳文傑介紹,通過潮州市委組織部舉行的專題培訓班,先摸清産業格局,吃透財稅政策、企業需求,對産業上下遊、轉型升級等情況做到如數家珍,爲“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做好准備。
先鋒隊招商有何特別之處?5支先鋒隊成員均脫産投入“雙招雙引”專班工作,每支隊伍都成立臨時黨支部,由隊長擔任黨支部書記,構築“黨建+招商+企服+人才”工作格局凝聚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合力。其中,3支招商先鋒隊長期駐點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針對承接産業有序轉移項目開展招引;分派1支小分隊進駐江蘇省昆山市,瞄准外資招商;1支小分隊與深圳羅湖區招商隊進駐上海,面向長三角地區開展聯合招商。
“用心抓招商、用勤抓招商、用力抓招商是我們招商的三大秘訣。”陳文傑介紹,先鋒隊堅持上門招商,經常跑展會、進企業,四處尋求商機,同時堅持“精准招商”,針對潮州專業市場缺乏的短板,著力在引進産業鏈關鍵環節、核心企業和上下遊配套企業上尋求突破。
海水湧動之處就有華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僑資僑力是推動潮州發展的一大動力。潮州僑商資源豐富,如何把潮商等資源優勢轉化成高質量發展優勢?招商先鋒隊瞄准重點領域和關鍵對象,加強與深圳等各地潮商會聯動,開展專場招商推介會,加強潮商僑企聯系服務。通過開展“潮僑潮商返鄉行”,構建起常態化信息渠道和溝通機制。至6月底,招商先鋒隊跟進洽談能源類、食品、酒店、先進制造業等在談項目142個。
半年過去,5支招商先鋒隊“獨辟蹊徑”,也“漸入佳境”。業務從生到熟,潮州在談項目越來越多、接觸面越來越廣,招商先鋒隊與各區縣、各部門工作銜接更加順暢,已初步建立起“前方招商、後方保障”的工作機制。
據統計,至6月底,潮州市各級領導、先鋒隊舉辦招商推介會15場次,開展各類訪商邀商活動2157次,在談新項目達540個。
身居粵東一隅,對投資者而言,潮州有何吸引力?工業基礎堅實的潮安區、人文禀賦厚重的湘橋區、海洋資源豐富的饒平縣、高質量産業集聚的鳳泉湖高新區、港區一體的潮州港經濟開發區,這各有特色的5個縣區園區既是潮州出門招商的底氣,也是企業“帶資來潮”的“引力”。
酒香還怕巷子深,如何讓企業“聞香”而來?潮州依靠各縣區園區的特色産業,利用廣交會、第7屆中國國際食品及配料博覽會、“潮食會”等開展“參展+招商”活動,進一步延伸招商觸角,打響潮州産業知名度。7月份舉行的首屆中國廣東(潮州)特色食品産業大會就吸引客流10萬人,展會期間,食品、機械、包裝印刷三大展館參展企業達成意向訂單近100億元。
如何讓在前方招商的先鋒隊輕松上陣?作爲全員招商的重要組成部分,N個職能部門需要做好後方保障,線上線下全方位拓寬招商渠道。
企業刷一刷手機就能“一站式”了解潮州市園區、地塊、廠房、樓宇、項目等招商信息,也可以直接在線上與相關部門對接。
5月份,在潮州市政數局、市商務局等單位推動下,潮州市作爲非試點地區率先進駐全省一站式招商引資門戶——“廣東省招商引資對接平台”,“潮州專區”的正式上線,以“互聯網+”的新模式打開了潮州招商引資宣傳推廣對接的新陣地,實現惠企政策從“企業申請獲實惠”向“政府主動送實惠”。
截至目前,平台上涉潮招商信息已覆蓋市級、潮安區、饒平縣、湘橋區、楓溪區、鳳泉湖高新區共80條。
向優向好
投资兴业热土 深潮“双向奔赴”
招商成效背後,是潮州致力優化營商環境的努力。以“三大戰役”破局開路,如今潮州營商環境向優向好,文化強市提質增效,城市形象大幅提升,正成爲幹事創業、投資興業的一方熱土。
这里,历史悠久、文脉昌盛。以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工夫茶、潮州菜等为代表的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華文化的瑰宝。潮州文化中的艺术表演形式丰富,工艺美术门类齐全,潮州美食精美别致,潮派建筑大气讲究,其形态等级之高、体量之大、质量之精,全国罕见。
這裏,區位優越、通江達海。位于粵港澳大灣區與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交彙處,潮州擁有客流量可觀的高鐵站場潮汕站,以及國家對外獨立開放一類口岸、對台直航港口潮州港。涵蓋鐵路、高速、空港、城際線的“陸海空”立體交通網絡內暢外聯。
這裏,開放包容、商潮湧動。作爲“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潮州自古以來商賈雲集,市場活躍,貿易興旺,成就了“千年潮商”的傳奇。近年來,一大批企業選擇潮州、投資潮州、紮根潮州,地區生産總值增速連續兩年居廣東省第4位,營商硬環境競爭力位列中國第73位。
以營商環境之“優”,促經濟之“穩”,謀發展之“進”。當前,潮州傾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優化營商環境7方面40項措施落地實施,“一門式一網式”政務服務改革高效推進,行政審批時間壓縮率達到94%。
今年來,《潮州市優化營商環境十大舉措》《潮州市優先發展産業項目用地供應管理辦法》等多部重磅文件接連出台,劍指營商環境中的頑瘴痼疾,向一流水平對標,保障資源要素向“有數有稅”的優質企業傾斜,讓國企敢幹、民企敢闖、外企敢投。
聚力“大招商”,構築“大平台”。放眼潮州,鳳泉湖高新區、閩粵經濟合作區、韓江新城、高鐵新城四大發展平台有效構築,大嶺山産業園、樟溪低碳産業園、官塘工業園等特色産業園區集聚動能,已成爲承接産業轉移和招商引資的良好平台。
其中,閩粵經濟合作區發揮海洋資源優勢,重點發展綠色能源工業、現代港口物流和食品加工等産業;鳳泉湖高新區正全力創建國家級高新區,主要發展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産業;韓江新城是城市擴容提質的主戰場,按照“特精融”要求,重點布局商務商業、文化旅遊、科創教育等項目;高鐵新城以打造“潮安活力新門戶”和“站城融合新樣本”的定位,加快區域性現代交通樞紐體系建設,招引物流、商貿會展等産業落地。
站在新起點,迎來新機遇。在新一輪對口幫扶中,深圳與潮州成功“牽手”,開啓了“雙城之約”的全新旅程。
按照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模式,深潮雙方將高標准共建産業合作園區。具體而言,深圳·潮州共建産業合作園區規劃範圍包括潮州港經濟開發區,鳳泉湖高新區徑南分園,澄饒聯圍、青山埭片區、汫洲鎮區;大嶺山産業園ABCD四個片區。其中,小紅山産業園和鳳泉湖高新區徑南分園作爲啓動區,其他片區作爲拓展區。
坐擁潮州港三百門集裝箱碼頭,小紅山産業園重點引入水産預制菜龍頭企業,通過統一規劃帶動本地預制菜産業集群化發展,打造潮汕預制菜IP。而鳳泉湖高新區徑南分園是潮州重要發展平台,園區“七通一平”建設已基本完成,以産城融合發展理念,著力打造一個具有競爭力和活力的高新技術産業集聚園區。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深圳、潮州兩市將充分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在深圳·潮州共建産業合作園區引入深圳的市場觀念、管理理念、政策環境、創新文化,進一步建立互利共贏的區域合作關系。落地合作園區的企業,可享受深潮兩地在資金、融資、用地、用林、用能、環保、科技、人才等方面政策疊加的紅利,獲得各種政策資源保障,有效降低企業綜合經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