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粤剧《碉楼》在穗启动巡演 再现早年江门华侨血泪心酸

中新網广州7月1日电 (郭军 周颖森)由中共江门市委宣传部、开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年“中国侨都·红线女粤剧艺术周”于6月30日正式启动。作为该艺术周的重头戏,新编粤剧《碉楼》当晚在广州成功举办巡演的首场演出。
粵劇《碉樓》是由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紅線女擔任藝術顧問,由廣州粵劇院在2010年創作排演的新編粵劇。該劇以碉樓爲載體,通過講述廣東江門開平華僑司徒永堂的家史,以及司徒鎮海與秋月的愛情故事,再現早年江門華僑異鄉打拼的血淚辛酸和愛恨情仇。

去年以來,在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市多方合力推動下,粵劇《碉樓》啓動複排,旨在更好發揮江門僑鄉優勢和紅線女名人效應,擦亮江門“十張城市名片”,傳承發展粵劇文化,堅定文化自信自強,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江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冀表示,“我们将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赋予粤剧文化新的时代力量,让世界在江门,读懂广东,认识中国;透过广东,看到中華文化的新气象。”

首場演出由黎駿聲、陳韻紅、吳非凡三位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領銜主演,廣州粵劇院、江門市粵劇傳習所、開平市文化館等一批優秀的粵劇團隊共同擔綱角色,老中青三代粵劇人同台,讓市民過足“戲瘾”。
據了解,粵劇被譽爲“南國紅豆”,是嶺南文化的瑰寶。江門作爲中國曲藝之鄉,江門粵劇有著悠久的曆史和深厚的群衆基礎,先後孕育了粵劇複興鼻祖邝新華,紅派藝術創始人紅線女,粵劇名家關德興等。

迈入新时期,江门被赋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的新使命,是华人华侨和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今年,江门提出着力打好“十张城市名片”,此次艺术周系列活动的开展,正是借助粤剧、碉楼两个文化IP,讲好江门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
作爲廣東省文化繁榮專項資金扶持項目和江門市文化強省專項資金扶持項目,《碉樓》複排巡演在廣州首演後,將于7月2日回到江門、開平等地巡演,常態落戶開平赤坎古鎮僑鄉國際旅遊度假區。
“中國僑都·紅線女粵劇藝術周”期間,江門還將開展2023“僑都粵曲新韻”征集宣介活動,通過粵曲新唱、粵曲潮玩等創新形式,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粵劇粵曲、喜愛粵劇粵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