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鄉非遺“組團”出海記:“因地制宜”解遊子鄉愁

中新網温州12月17日电(邵燕飞 项菁 周健)乐清首饰龙、乐清黄杨木雕、乐清细纹刻纸……记者17日从美国纽约乐清同乡会获悉,来自浙江温州乐清的一批非遗作品即将装箱启运,前往美国纽约。
温州是中国著名侨乡,近70万華僑華人遍布全球13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侨胞的牵线搭桥下,上述非遗作品将于2023年5月在纽约举办的首届瓯越文化街坊节亮相。
作爲該節會總指揮,美國紐約樂清同鄉會會長陳志斌受訪時說,其由北美亞裔共創會、美國紐約樂清同鄉會等海外民間組織聯合舉辦,屆時將以非遺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等爲主要板塊,通過“觀賞+互動”形式,展現溫州地區獨特的瓯越文化。
此次出海的非遺作品裏,最具特色的當屬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樂清首飾龍。
輕搖手柄,樂清首飾龍瞬間被點亮,300多位古今人物手舞足蹈、活靈活現……溫州樂清已孕育中國國家級、浙江省級、溫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165項,其中樂清首飾龍“集百工之成”,包含木工、鉗工、油彩、紙紮等多門手藝。
不過,千年非遺跨洋參展還需適應“當地氣候”。比如樂清首飾龍原本用的是220伏特交流電的霓虹燈,爲了匹配美國電壓,非遺傳承人將其替換爲110伏特的霓虹燈;人物姜子牙的坐騎等內胎一般采用泥塑制作,但考慮到時間久了會裂,則將內胎的材料換成塑料。

樂清首飾龍長達5.2米、高達3.5米,運輸也是一道難題。陳志斌稱,經過商議,他們決定采用海運集裝箱的方式,“把樂清首飾龍最上層的亭台先拆下來,到美國後,非遺傳承人會視頻遠程指導我們,進行重新安裝。”
“这些非遗作品里,有的由非遗传承人捐赠,有的是我们侨胞捐资购买的。”陈志斌谈及,传播中華文化是每一位華僑華人的责任和使命,“纽约是一个开放、多元、包容的国际化大都市,可以为展示中国非遗文化提供广阔的空间。”
“非遺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載體。我們要借助這項活動講好中國故事、溫州故事以及樂清故事。”樂清市僑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朱有發受訪時談及,相信此次非遺出海不僅能喚起在外遊子的鄉愁,更能助力非遺登上“世界舞台”。
在日前举办的“乐侨同心 龙耀纽约”乐清首饰龙出海启动仪式上,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领保侨务处副主任殷民俊在视频连线中表示,期待通过本次非遗出海活动,向美国乃至全世界的朋友充分展示乐清首饰龙的精湛技艺和乐清优秀的传统文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