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 “双碳”走进开平两会
江门 “双碳”走进开平两会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自覺踐行低碳措施
南方日报讯 (记者/董有逸)会议材料由80克重的印刷用纸降低为70克;引导代表委员使用网上无纸化电子阅读;文件袋换成实用、环保的布袋……这是发生在今年江门开平市两会的场景。在2月21日至24日召开的开平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和开平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中,开平市实施减排行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分别获得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颁发的“碳中和”证书。
“大型活動‘碳中和’,是指通過購買碳配額、碳信用的方式或通過新建林業項目産生碳彙量的方式抵消大型活動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提供這次兩會“碳中和”技術服務的專業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經核算,這次開平兩會共計産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爲80余噸。
在這次會議中,主辦方采取多項有效措施來降低碳排放,開平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自覺踐行低碳措施,並主動自願捐資,通過購買碳信用的方式實現了“碳中和”。例如,房間住宿改用低能耗的節能燈;鼓勵自帶飲用水或飲用水杯,減少一次性水杯的浪費;交通出行以集體乘車爲主,並由原來的燃油車接送改爲新能源汽車接送……
“僅會議材料這一項,這次人大會議就降低了近兩成的碳排放量。”開平市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在此基礎上,開平還積極開展增加碳彙量行動。“我們在會議期間積極發動人大代表參與植樹造林。代表們紛紛積極捐款參與,這次共籌集到資金逾5.8萬元。今年植樹節,我們計劃在合適的地方植樹造林,打造人大代表‘碳彙林’。”
接下來,開平將以2022年兩會實施“碳中和”爲契機,積極探索創新實現“雙碳”目標路徑,加快縣級低碳示範城市建設,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