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甯波“僑夢苑”:歸國華僑如何“引進來留得住”?

中新網宁波4月8日电(傅飞扬)作为華僑華人归国创新创业的沃土,自2014年11月首个“侨梦苑”亮相天津武清以来,“侨梦苑”已在全国各地开花。
東部“僑夢苑”産業園集中在沿海地區,強調各領域技術突破、科技改革並推廣運用;中部地區強調依據區域自身特色,發展相近或類似産業,目標特點強、轉化周期快……審視全國,各區域“僑夢苑”依托自身定位多措並舉,切實爲僑服務。
放眼东海之滨,浙江宁波“侨梦苑”自2017年5月挂牌设立以来,已逐步形成“一核两翼,辐射全域”发展格局,着力建设一个面向華僑華人赴甬创新创业的综合性引才留才平台。

“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侨梦苑’集聚侨务资源和对侨智、侨技的吸引力,持续开展‘海外专业人士走进侨梦苑’‘智享侨梦苑,创业在宁波’‘百名博士走进侨梦苑’‘百名侨商走进侨梦苑’等活动,提升了‘侨梦苑’品牌效应,激发了華僑華人创业热情,有力助推了宁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宁波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侨办主任傅岳炳近日受访时说。
“僑見”宜業:人才強鏈驅動創新
2011年8月,從日本東京乘飛機到上海,再驅車經過杭州灣跨海大橋,甯波江豐生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焱輝來到了他心中的詩畫小城——余姚。
“來余姚之前,我對這座城市的印象停留在中學課本上的河姆渡遺址。到了以後,我發現這裏民營經濟發達,創業環境和營商環境都不錯。”王焱輝說,余姚應變靈活、數量衆多的醫械産業上下遊配套企業爲公司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土壤。
2012年4月,王焱輝出售了在日本的房子,將孩子接到余姚,一門心思投入到創業中。
“我們是做病理切片掃描儀的。在我看來,這一事業的發展期至少要以10年來計算。”王焱輝介紹說,在余姚“定下心來”後,自己與當地政府開始了多年的“雙向奔赴”,“當時余姚出台了‘3個500萬’人才政策,爲我們提供了資金支持,在向銀行貸款時也有政府幫忙擔保……”
銘時醫療科技(甯波)有限公司負責人黃昕輾轉美國、上海等地,最終于2020年選擇長期在余姚發展。黃昕表示,余姚對于歸僑創業的幫扶體現在方方面面,他不斷見證相關部門“店小二式”的服務。
“我們將實驗室搬到中意甯波生態園時,在消防規劃上存在欠缺,整改需要不少資金,流程也比較繁瑣。”黃昕說,政府了解情況後,立刻召集相關部門開了協調會,在符合規定的前提下簡化流程,問題從彙報到蓋章僅耗時3個月。
中新網記者了解到,在余姚,歸國華僑創新創業已形成“傳幫帶”模式,而這與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甯波江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江豐電子)董事長兼首席技術官姚力軍不無關聯。
時間撥回2005年,作爲余姚引進的高端型人才,姚力軍與留美博士潘傑及6名日本專家、20個集裝箱和1個散貨船的先進設備一起回國。當年,余姚市委、市政府實行“一事一議”政策,向江豐電子發放500萬元高層次人才資金,爲尚在起步階段的公司注入強勁活力。
多年來,該公司從最初創業的不足10人,發展至1800余人的規模,2022年營業收入達23.24億元。
在甯波鄞州區,歸國華僑也不斷書寫著自己的創業故事。
2021年8月,在德國工作、生活近14年的趙珏晶和丈夫一起回到鄞州,入職寶略科技(浙江)有限公司。“鄞州很有國際範,創業環境也不錯,對人才的引進很有誠意。”趙珏晶說,公司自2017年正式經營以來,已經從幾個人發展到近200人的公司,2022年營業收入達7000多萬元,“我對未來的發展很有信心。”
据介绍,近年来,宁波市委统战部不断发挥“侨梦苑”引智引资平台作用和辐射效应,截至目前已入驻華僑華人创新创业企业303家,资金规模近654亿。
“僑見”宜居:爲僑服務事無巨細
海外歸僑引得進來,更要留得下來。
據悉,結合“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深化爲僑“三服務”行動,“僑夢苑”不斷推動爲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著力打造項目對接、審批代辦、創業孵化、金融服務、生活便利等全鏈條特色服務;深入實施人才生活服務“3H工程”(Housing、Home、Health),有效解決歸國僑胞配偶就業、子女就學、醫療保障等實際問題。
“鄞州在城市建設、社會福利等方面都不錯,比如我的兩個孩子雖然是外籍,但醫保、入學等服務都是有保障的。”趙珏晶說,目前他們還沒有買房,但租房也享有高層次人才的相關補助,“之後會考慮買房,因爲在這裏生活、工作挺幸福。”
王焱輝見證了余姚10多年來的發展變遷。“現在的城市配套相比我剛來的時候有了不小的變化。過去我總是告訴朋友余姚很‘宜業’,現在我對這座城市的‘宜居’有了更深的感受。”他說。
2018年,王焱輝離開了居住近7年的人才公寓,搬進了在余姚買的新房。“我現在是‘新余姚人’了。放下工作,我會去龍山公園、余姚博物院、四明山、王陽明故居等具有人文特色的地方遊玩,還能免費在余姚全民健身中心打網球鍛煉身體。”王焱輝說。
黃昕對此深有同感。“中意甯波生態園內教育資源豐富,可滿足園區內工作人員子女從幼兒園到初中的學習;余姚的楊梅、螃蟹遠近聞名,僑辦等部門會定期組織我們團建,玩樂之余還能一飽口福;單人單間的人才公寓中空調、冰箱等家具齊全……”
爲僑服務,事無巨細。2022年11月,余姚市涉僑糾紛多元調解中心啓用,余姚市人民法院“僑夢苑共享法庭”揭牌。
“涉侨纠纷多元调解中心作为涉侨领域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的重要平台,将为办理侨界纠纷矛盾案件提供专业的平台支持,为困难侨界民众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进一步维护海外侨胞和歸僑僑眷在国内的合法权益。”余姚市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同時,針對涉僑糾紛無法面對面解決導致的調解效率低、化解難的問題,余姚以調解中心成立爲契機設立僑夢苑“共享法庭”,推動服務輻射半徑向全球延伸——由經驗豐富、熱心調解的僑商、海外同鄉會會長、鄉鎮僑聯主席等擔任特邀調解員,開展“僑夢苑”企業相關法律糾紛的預防、調處工作。
除了海外歸僑,不少在甯波打拼的外籍人士向記者談及對工作、生活的體會時,“幸福”“包容”“美麗”等已成爲關鍵詞。
來自墨西哥的安東尼在余姚鑽研鋁合金低壓鑄造技術,閑暇時光最愛打卡美食店。“余姚制造業很強,擁有強力的産業支撐和經濟基礎。余姚人也很熱情,經常向我提供各種幫助。在這裏,我既能追逐事業,也能享受生活。”安東尼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