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地》致冬奥 艺术家陈玉树:创作与时代同频
中新社北京2月2日电 题:以《天·地》致冬奥 艺术家陈玉树:创作与时代同频
中新社记者 马秀秀
“作品將奧林匹克精神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通過古典家具的型、材、藝、韻,既展現奧林匹克運動挑戰自我、追求卓越的特點,也展示奧林匹克中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以及生生不息、勇攀高峰的進取精神。”談起爲北京冬奧會特別創作的套組家具作品《天·地》,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常委、藝術家陳玉樹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闡釋。
《天·地》作品于2021年第四季度创作完成,近期将亮相北京冬奥会赛时重大文化活动等场合,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交融。

陈玉树是福建省古典家具技艺的第四代传人,因自幼喜欢读书,中華文化成为其创作的灵感源泉。《天·地》便取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其认知中,家具不仅仅是“实用物件”,“作品是一种艺术和文化语言,要以‘道’驾驭技术,以有形木质承载无形的精神境界”。
“我一直都有奧運情結。”陳玉樹告訴記者,還記得當北京正式成爲2022年冬奧會舉辦城市時,自己的激動之情難以言表。“在我個人藝術生涯中,一定要爲這個時代創作出藝術精品,與時代同行,向冬奧致敬。”

從型方面看,《天·地》作品造型質樸簡潔,體現本屆冬奧會“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也凸顯出道家哲學中崇尚自然、至繁至簡的文化精髓;從藝方面看,榫卯工藝蘊含著獨特精巧的造物理念與智慧,而各部件相互支撐,環環相扣,代表著奧林匹克精神中的和平、友誼、團結、進步;從韻方面看,作品靠背上雕刻了梅、蘭、竹、菊形象,其寓意與奧林匹克中頑強不屈、友誼團結、力爭上遊、公正廉潔等精神吻合。
“將構思呈現的過程是一段極其艱難的思想苦旅。”陳玉樹坦言,期間他參閱古籍和資料,反複思考,化繁爲簡、化大爲小、化實爲虛,將奧運精神與古典家具藝術相連,將家具語言與世界相連,以期向世界傳遞北京冬奧會的精神與力量。
此前爲迎接2016年裏約奧運會,陳玉樹也曾創作一套《君子和平座》,作品以地球、和平鴿爲雕刻主題,展現奧林匹克中的和平友誼精神。
每逢国家重大活动,陈玉树都会结合相应主题,从中華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诸如去年受邀为全国两会创作作品;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创作《同道》系列;受邀在迪拜世博会中国馆参展作品《松风》。

“中華文脈綿長,共情共生,中國文化曆來具有深厚的家國天下情懷。”陳玉樹表示。
多年來,陳玉樹的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曆史研究院等全球十大博物館收藏,走進全球十余場頂尖盛會。
“各国人民的处境虽不相同,但全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为改变命运不懈奋斗的精神却相通。”他希望把作品中蕴含的中華文化、中国智慧展现出来,增进各国民心相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绵薄之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