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華文教師節22歲了(僑界關注)
英國華文教師節22歲了(僑界關注)
本报记者 林子涵
在英国,有一个華僑華人自发创立的华文教师节。每逢暮秋新冬之际,来自英伦三岛的華文教育界人士和各地侨领都会相聚在一起。他们说,为华文教师加油鼓劲,这是在英華僑華人心中的一件大事。
今年,在第22个英国华文教师节到来之际,英国华文学校师生代表、華僑華人社团代表和使领馆代表等近300人线上参与了表彰仪式,为华文教师送上祝福。
“設立一個屬于他們的節日”
2000年,伍善雄任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会长。那时,华文学校多由华人社区自行组建,“一盘散沙”是普遍情况。为了鼓励各校加强办学,他和热心華文教育的老华侨们经过仔细商议,决定举办一场华文教师节活动。
“當時的漢語課多在周末進行,許多老師自願犧牲休息時間,爲教育華裔青少年盡心盡力。他們是傳播中華語言文化的功臣,理應設立一個屬于他們的節日,提升他們的地位。”伍善雄說。
首屆英國華文教師節活動隨即緊鑼密鼓地開始籌備。伍善雄和朋友們一起,邀請全英華文學校參與,同時向各地僑團僑領廣發邀請函。
“僑領們一聽說這件事,都表示要積極參加。有做生意的僑領自發帶來臘肉等特産作爲禮物,還有僑胞特地買花送給老師。作爲主辦方,我們也爲教師們准備了書本等禮品。”伍善雄說。
从第一届开始,华文教师节活动就成了英国侨界的大事。有的侨团全员上阵,自发提供后勤保障。随着英国華文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华文教师节也成了各校一年一度沟通教学经验的重要时间节点。
伍善雄介紹,英國華文教師節從第二屆開始設立教師表彰環節,對200人左右規模的學校,表彰2名教師,對300人左右規模的學校,表彰3名教師,1000人以上規模的學校,授予5個名額。今年,表彰優秀教師超過90人。華文教師節也獲得了英國四領區領事館的重視,近年來的每屆活動,領事館都有代表參會,宣讀教師表彰名單。
全英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会长曾宪初参与了今年的华文教师节活动。作为在英国成长起来的青年侨领,他见证了英国華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也有感于華文教育师资力量的改变。
“老一辈華僑華人很早就为了華文教育事业不断奔走。最初,华文教师难找,组织高质量的教学十分不易。随着一代代華僑華人的接力贡献,随着中国的发展、移民的增加及对外汉语事业的进步,英国的華文教育发生了很多改变。”曾宪初说,“现在,英国的华文学校遍地开花,教师明显增多,师资水平也提高了很多。”
重視華教、尊師重道,早已成爲英國華人社區的傳統。曾憲初介紹,英國華人華僑總會在英國42個城市有屬會,不少屬會都組織了自己的華文學校,這次也積極參與了教師節評選。
“在英國,許多華文教師都是自願加入這項事業,傳播漢語和中國文化。他們的默默耕耘值得被看見。設立華文教師節,爲教師們送上一份鼓勵和祝福,也希望鼓勵更多人加入這個隊伍,教育我們的下一代。”曾憲初說。
“感受華文教育大家庭的归属感”
在第22屆英國華文教師節表彰儀式上,倫敦普通話簡體字學校教師王愛愛和達理中文學校教師張涓,分別作爲倫敦和曼徹斯特地區教師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教學經曆。
“我从2018年1月开始在英国从事华文教学,到2023年1月就满5年了。从刚开始做助教,到独立为高年级班级授课,再到创立‘小记者班’‘演讲班’等特色课程,一路走来,我对从事華文教育所需的热心、爱心、恒心越来越有体会。”王爱爱说。
幾年前,王愛愛所在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全英華文演講比賽。她發現,有個華裔學生總是缺乏自信。于是,王愛愛每天下班後專門抽出時間,爲這位學生做演講輔導。連續幾星期的集訓過後,學生的台風大有進步,最終拿下比賽金獎,王愛愛也獲評優秀教師。
“一年一度的英国华文教师节,既是属于教师的节日,也是英国華文教育界一项标志性活动。”王爱爱说,“这项活动把大家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学习,让我们在海外感受到華文教育大家庭的归属感。同时,教师表彰是很好的鼓励,让我们更有动力继续前进。”
談起教學需要的鑽研精神,張涓也深有感觸。2016年,帶著在國內積累的教學經驗,她開始在華文學校授課。沒想到,試講的第一堂課就遇上了難題。
“許多華裔孩子漢語聽說讀寫能力相對薄弱,加上班級學生普遍年紀小、活潑愛動,偏理論、‘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不適合這裏的課堂,激發孩子們的興趣才是關鍵。”張涓說。此後,她用心研究適合華裔青少年的課堂模式。
“包括华文教师节活动在内,英国華文教育界经常为教师创造切磋交流的机会。我时常能观摩名师教学,非常受启发。”张涓说,“海外华文教师都会遇到相似的难题,有带头人分享,我们就能少走弯路。”
6年過去,張涓已成爲教學達人。從學前興趣班,到英國高考備戰班,她的學生覆蓋各個年齡段,教學方法各不相同,備課量也越來越大。這兩年,她輔導的學生作文獲得作文大賽金獎,並作爲範文推廣給各個學校。
“接下來,我還會不斷探索更好的教學方法、迎戰教學上出現的新挑戰,以寓教于樂的方式,保持孩子們對漢語的興趣。”張涓說。
“爲我們的文化使者加油打氣”
2021年春天,来自欧洲16个国家100多所华文学校的代表在“云端”召开首届欧洲華文教育大会,伍善雄作为活动召集人,在会上分享了创办华文教师节、推广華文教育的经验。
“22年来,我从未缺席一场英国华文教师节活动。只有尊重华文教师,为我们的文化使者加油打气,華文教育才会有前途,中華文化才会远播海外。”伍善雄说。
近期,伍善雄正忙著籌備年終活動。
“英國華文教師節過後,我們還將舉辦校長論壇、僑界助學金募捐等活動。明年年初,我們就會把全年教育工作計劃表發放給所有華文學校,鼓勵師生團結一致,繼續前進。”伍善雄說。
在近日的“小記者班”上,王愛愛邀請當地僑報主編向孩子們傳授寫作經驗,還帶領學生參加華文活動,鼓勵大家學習采訪。有的學生通過訓練,突破了口語障礙,如今能流利演講和朗誦。
“每当学生们取得佳绩,我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就油然而生。很荣幸自己能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同行者。”王爱爱说,“海外華文教育不是一份轻松、高薪的工作。鞭策我们前行的,是一份传播汉语的热情、一份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心,还有一份传承中華文化的使命感。在海外,把祖国的语言和文化传播出去,才是我们最骄傲的成就。”
“教學時總會發現新的課題值得研究。在不斷打磨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我也在不斷進步,和學生們一起成長。”張涓說,“現在,‘漢語熱’在英國逐步興起。英國政府已把漢語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承認漢語成績作爲初中和高中畢業考試成績,有興趣學習漢語的華裔青少年和英國學生越來越多。作爲華文教師,我有責任讓漢語課堂越來越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