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中華文化中心教学主任陶冶:加强文化教学
“海外华校校长沙龙”于2022年5月下旬开始,定期以线上形式邀请部分海外华校校长,就师资培养、教材电子化、招生运营、政策环境等相关问题,开展交流与讨论。本期议题为“问题与经验——华文教学模式和方法探讨”。该活动由中國僑網、中国華文教育网主办,以下为智利中華文化中心教学主任陶冶的发言内容:
我在国内有十年中学语文教学的经历,在海外又有将近十年的华文教学经验。拉美的华文教学包罗万千,对于智利而言,特别是智利中華文化中心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第一,特殊性。智利相当于南美洲而言,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但华人的发展史并不是很长,不足4万人基数少(15年前华人不足1万)。本土智利人与华人通婚,相对来说这些华裔孩子的基数比较少,其次,華文教育起步也比较晚,汉语的语言环境更是比较弱,会说这个汉语的人也比较少,所以我们自己的孩子在上周末班的时候,就像去游泳馆游泳一样,周末来游一游泳,大部分的时间是生活在陆地上。
第二,華文教育重视的程度不高,不过这几年有所提高。所以现在我们陆续开设了华文学校,智利中華文化中心在首都圣地亚哥,在智利的华人当中,90%以上都生活在首都。智利文化中心是国家汉办授权的南美洲第一个汉语水平考试考点,比孔子学院还要早。
那麽我們的主要難題實際上是師資問題,包含兩大難點:第一是本土的專業教師比較稀缺。大部分是周末班,所以要有一個專職教師去培養一個專職的是比較難,但兼職教師他的專業性就會受到限制,而且本身就是華人比較少,難上加難。我們也想過從國內請教師過來,但存在水土不服,而且他可能也不會說西班牙語,想法和教學方式過于傳統,學生會有一點不太適應。
所以,目前主要的解決辦法有幾點。第一個是本土招聘,但比較難招聘到滿意的教師。本地有外派公司的家屬孩子在這兒學習,如果媽媽也在這兒教課(從事教育行業),簡直是萬幸。所以我們讓智利留學生來兼職,同時靠國內的獵頭公司來幫我們來尋找,以及尋求合作的學校幫助。通過線上教學,以合作課程方式來解決燃眉之急。同時我們要進行定期培訓。因爲智利華人的子弟來學漢語的時候,存在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興趣,他們覺得中文是特別特別難的,所以我們就想到了一個方法,如何把有限的生源引流到我們的學校來讓他們學中文。
我們加強文化教學,找到有中華才藝特長的華文教師。如繪畫,藝術歌舞等他們是特別感興趣的,通過文化去了解中文。
通過學生的語言狀況,我們劃分采用的教材是幼小連接的,這樣的基礎教材是學齡前兒童的銜接;母語爲漢語的學生和外派子女,主要采取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對于母語非漢語的學生,我們是自編教材。
同時,我們有豐富的面授課程,包括書法課、國畫課、中華茶道課、二胡、琵琶、足球等,並且我們也開設了一些合作的學校,進行多樣化的教學。我們還和中國的老師聯合進行翻轉課堂語言教學,智利的老師進行管理,大約是中國老師半個小時啊,智利老師一個小時,教材用的是人教版,因爲新課標要求的四大核心素養和海外非常貼切,比如第一個是增加文化自信,還有一個是語言的運用、審美創造和思維能力。
比如通过文化活动的各种设置,让孩子们感受祖国的强大、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有一个是语言的运用,它讲究一个语境环境。比如说辩论会、小故事会等设置,而且非常系统。因为国内的孩子需求量比较大,这个相对来说做教材的人也相对专业一些。所以我们用起来还是特别好,那么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平台,特别值得推荐,就是AI阅读,它主要适合这个3~16岁海外孩子进行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