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购物趋势:美国华人青睐海淘 为省钱宁愿等待
中國僑網12月27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在美国,每年圣诞节的后一天12月26日被称为Boxing Day,很多人选择在这一天采购减价商品。和往年不同,由于通膨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消费者购物习惯也呈现晚购物和预算分散的趋势。消费者会花更多时间在商店评估与选购,平价或折扣力度大的商品比往年更受青睐。
根據萬事達卡26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因爲大幅折扣吸引消費者,美國零售額在11月1日至12月24日期間增長7.6%,高于預期的7.1%。然而,由于高通脹、利率上升和經濟衰退等擔憂,民衆消費變得更謹慎,今年假日零售額增長低于去年的8.5%。包括亞馬遜和沃爾瑪在內的零售商,爲消除過剩庫存並將其保持正常水平,在節日期間提供大幅折扣。
從感恩節到網購星期一中間的五天時間裏,玩具到電子産品的需求強勁;但萬事達SpendingPulse的報告顯示,電子産品的銷售額,在11月到12月24日近兩個月的時間內下降5.3%。服裝和餐廳類別的銷售額,分別增長4.4%和15.1%,幫助提振整體銷售狀況。在線銷售額則在此期間增長10.6%,略低于去年11%的增幅。
万事达卡高级顾问Steve Sadove表示,今年假日零售季与往年不同,零售商普遍打折幅度很大,以适应高涨的通膨与节日聚会需求。
華人李女士縮減今年一家人的服裝預算,她說,雖然相比汽油和旅行開支,服裝鞋子的漲幅並不大,但是按照優先級,新衣服支出大概也是最不需要的。最多是孩子衣服要買新的,但是她打算從更便宜的網上購買。
報告顯示,消費者總體支出從疫情期間廣泛纾困金引發的揮霍中放緩,越來越多轉向食品等必需品,而在電子産品、家具、新衣服和其他非必需品上的支出,已出現消退迹象。許多購物者傾向去更便宜的商店消費,例如1美元店或沃爾瑪這樣的大賣場。
更多華人轉向海淘,華人媽媽江女士表示,非華人可能覺得沃爾瑪十幾美元的衣服很便宜,但是對華人來說,價格折算成人民幣,也是要近百元人民幣,而相比之下,中國的平台價格更有吸引力。她家今年的聖誕禮物和裝飾多數都是網購然後海運過來的,能省下好幾倍的價錢。
消費者也更願意等待,與一年前相比,商店預計在聖誕節前的最後幾天會有更多最後一分鍾消費的顧客進入商店。全美零售聯合會估計今年假日銷售增幅將放緩至6%至8%,而去年的增幅高達13.5%。(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