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德華僑華人热议习近平新年贺词:令人安心 提振信心
中新社柏林12月31日电 (记者 马秀秀)新年前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北京时间12月31日晚发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
旅德華僑華人对此表示,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令人安心,提振信心,愿继续为祖(籍)国发展贡献力量。
德國紐倫堡中文學校校長李立表示,習主席在賀詞中列舉了中國在2022年取得的成就。海外中華兒女亦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不可或缺的部分,應把成就個人夢想和實現中國夢有機結合。
李立表示,自己將以華文學校爲平台,一如既往傳承中國語言和文化,爲助力華裔青年未來參與祖(籍)國建設作出努力。
德中交流協會會長劉國勝表示,2022年又是不平凡的一年,爲國家和人民在非常複雜和困難的條件下取得的成績感到自豪。“2023年我們要繼續‘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團結奮進,創造新的奇迹。”
“习主席的话激励着包括海外華僑華人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充满信心走向更美好的未来。”德国中国商会总干事长段炜表示,作为中资企业在德国的代表机构,德国中国商会将积极配合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平台,进一步服务好中资企业,充分发挥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势,主动把握国家发展机遇,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助力提升中德两国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贡献力量。
“这些话语令人安心。”德国欧洲新侨网社长吴志芬表示,中国是華僑華人的“根”。当前,国际形势千变万化,華僑華人虽身在海外,但心系祖(籍)国。习主席的话提振了華僑華人生存发展的信心,亦让人们对中国来年发展充满信心。
柏林工業大學鋼結構研究所研究員李政博士來德已逾10年,在這期間,他切身感受到中國與德國的聯系更加緊密頻繁。“在學習西方經驗的同時,我們也充當溝通世界的橋梁,爲中西方先進技術的研究與交流貢獻自己的力量。”
李政表示,自己時刻關注祖國發展,一直致力于促進中德兩國在鋼結構應用和研究領域的合作與交流。近期,他所在研究所也正准備推進一些青年學者的互訪和對話。“希望通過努力,做到‘不負時代,不負華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