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与荆棘并存 华人融入之路任重道远
中新社北京12月26日电 (记者 冉文娟)对华人移民而言,融入是永恒的话题。回望即将结束的2022年,海外华人靠实力赢得尊重,以“发声”捍卫权益,融入之路上虽有鲜花掌声,但仍任重道远。
跨越百年,主流社會爲華人貢獻正名
2022年伊始,法國華社迎來揚眉吐氣的一天。當地時間1月29日,巴黎中心區華人紀念牌正式揭幕,其所在地正是華人先輩在法國創業的起點。
出席揭幕儀式的巴黎中心區區長威爾稱,此牌是爲紀念華人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特殊貢獻,銘記華人在巴黎的艱苦創業曆史以及他們爲當地經濟文化發展所做出的努力。
2022年10月,美國發行了印有華裔女星黃柳霜頭像的25美分硬幣,這是美國硬幣上首次出現亞裔面孔。自1919年在電影《紅燈籠》中初試啼音,闖蕩好萊塢的黃柳霜直面甚囂塵上的“黃禍論”,一直努力打破“天花板”,和不公正的待遇做抗爭。
無論個人還是群體,主流社會對華人從排斥到接納,從漠視到正視的背後,源于一代代華人紮根當地、接續奮鬥,最終以實力贏得了主流社會的尊重和認可。
不再“隱形”,華人參政熱情日益高漲
今年以來,海外華人在參政舞台上亦可圈可點。華裔沈觀健成爲加拿大溫哥華首位華裔市長;華裔李慧華就職美國芝加哥11區區長,改寫了芝加哥沒有華裔市議員的曆史;在2022年美國中期選舉中,美國南加州聖蓋博谷地區擁有近50名華裔候選人,創當地華人參政曆史之最……
海外华人社区积极参政的氛围不断增强。5月,巴西圣保罗侨社举行華僑華人“积极融入当地、支持华人参政”动员会。9月,美国华人华侨联合总会举办“2022鼓励华裔参政议政暨倡议选民登记研讨会”,华裔政要分享参政经验。更多华裔民众纷纷拿起手中选票,高调争取合法权益。
華人族群已不再“只顧過自己的小日子,不關心公共事務”。在一些國家和地區,華人參政更有從“一枝獨秀”到“滿園春色”的發展趨勢。對此,華南師範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萬曉宏認爲,這表明海外華人不再只是從事商貿文化的“經濟動物”,他們敢于扮演重要的社會角色,爲民請命,承擔社會責任,爲華人書寫新曆史。
種族歧視痼疾難消,華人維權任重道遠
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種族主義沈渣泛起,“仇視亞裔”的違法犯罪案件在一些國家呈“井噴式”上升,這一狀況在2022年並未改觀。
今年以來,華裔遭受仇恨犯罪案件屢見不鮮。12月,新西蘭奧克蘭發生華人中醫遭入室搶劫並被暴力毆打惡性事件;5月,加拿大溫哥華一名華裔老者被種族主義者辱罵並被噴防熊噴霧;3月,紐約一名亞裔女子遭到襲擊,頭部和面部被毆打上百次……相關案件觸目驚心,而這些只是仇恨亞裔犯罪的冰山一角。
在反抗歧視之路上,華人群體勇敢發聲。今年以來,美國紐約、舊金山、洛杉矶等數十個城市都曾舉行集會和遊行,抗議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和仇恨犯罪。美國大洛杉矶攝影協會和洛杉矶中國文化發展中心聯合主辦攝影展,傳遞美國亞裔反對種族歧視、捍衛自身權益的心聲。當地時間12月18日,新西蘭華裔在奧克蘭市皇後街發起“1218反犯罪遊行”,表達改善治安、嚴懲犯罪的訴求……
種族歧視痼疾難消。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反抗歧視之路上,華人群體不會退縮,也不會是獨行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