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僑華人过圣诞:“洋节”里的“中国味”
中新社北京12月23日电 (记者 徐文欣)圣诞节将至,海外的華僑華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其中,他们入乡随俗,也追求着节日里的“中式幸福”。
“紅色腰鼓震蕩,紅色鼓綢飄飄!”12月初,來自西澳大利亞主流社會的80個團體方隊在珀斯進行了一年一度的聖誕大遊行。澳大利亞木蘭文化藝術協會作爲唯一的華人方隊參與此次遊行。隊員們身著傳統中國服飾,表演了中國的腰鼓藝術。
遊行當天吸引了逾十萬名觀衆,華人方隊整齊的鼓聲與中國紅給聖誕大遊行增添了一份驚豔,也在這個“洋節”裏留下屬于中國的文化記憶。
“木蘭文化藝術協會已連續13年參加西澳珀斯聖誕遊行活動,每次都得到中國駐珀斯總領館以及華社的大力支持。在今年10月份接到通知後,隊員們立即展開刻苦訓練。從整齊劃一的氣勢,到發型配飾的選擇,都進行了精心准備。”華人方隊總指揮、澳大利亞木蘭文化藝術協會會長周偉說,“能夠爲當地社區貢獻多元文化是我們的驕傲。”
罗马尼亚的圣诞节因其东正教的众多习俗而闻名,当地华人的庆祝方式也充满宗教色彩,甚至诞生出“中式圣诞文化”。“佳音(唱圣诞颂歌)是当地最受欢迎的圣诞传统之一,華僑華人在当地教堂,用中文演出歌舞剧,唱中文圣诞歌曲。”罗马尼亚《欧洲侨报》社长高进说。
今年聖誕,高進准備與親友前往當地四川飯店吃中餐。“中國人過節喜愛團圓,當地人則熱愛外出度假。喜歡熱鬧、溫暖的氛圍是中國人刻在骨子裏的印記。”
匈牙利華星文化藝術學校校長施豔衛選擇和家人一同過節。“今年是我在匈牙利度過的第30個聖誕節。我將和家人一起聚餐,回顧2022年的難忘經曆。今年的生活不易,我想‘珍惜’和‘堅持’將會是團聚時的主要話題。”
聖誕假期前,匈牙利華星文化藝術學校的孩子們爲“全球華文學校網絡春晚”拍攝了節目。爲了鼓勵孩子們學習文化,學校老師扮成聖誕老人,給各班的孩子們送去禮物,有文具、糖果、也有中國結。
“這些小禮物基本來自中國。中國生産的聖誕禮品和裝飾品已成爲匈牙利聖誕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人造聖誕樹、彩燈、聖誕服飾到各種馬克杯、紀念品,能想到的、能看到的,基本都是中國制造。可以說,是中國小商品讓普通民衆的聖誕更加多姿多彩。”施豔衛說。
在巴黎經營東北餃子店的姚志祥最近把店鋪進行了裝飾。一只大熊貓玩偶趴在聖誕樹上,店鋪裏的中國結和聖誕帽相映成趣,爲餃子店增添了不少節日氛圍。
“雖然最近生意不錯,但我們還是決定放假休息,畢竟大家辛苦了一年。”姚志祥說,中外節日不同,但通過節日尋找愉悅與幸福的目標是一致的。對中國人來說,團圓是不變的美好追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