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老挝華僑華人:见证客货齐旺,抢抓崭新机遇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一年多,旅居老挝華僑華人——
見證客貨齊旺,搶抓嶄新機遇(僑界關注)
本报记者 张 红
中老铁路北起中国云南昆明,南至老挝首都万象,全长1035公里,是第一条采用中国标准、中老合作建设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国际铁路。开通运营一年多来,中老铁路给沿线国家及其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机遇,为区域互联互通和互利共赢作出积极贡献。常年生活工作在老挝的華僑華人不仅见证着这条铁路客货齐旺,同时也收获满满。
發展路、幸福路、友誼路
“中老铁路已成为中老人民的发展路、幸福路、友谊路。这是一条发展路,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使老挝‘陆锁国变陆联国’的理想成为现实,为老挝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这是一条幸福路,这条老挝境内第一条现代化铁路让老挝民众体验到了便利;这是一条友谊路,中老铁路凝聚着中老两国人民的智慧与汗水,两国关系也因为这条铁路更加紧密,就在中老铁路运营一周年前夕,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深化。”老挝中华总商会常务副会长吴兴华说,“对于这条铁路,老挝人最开始的反应是震撼,没想到自己家门口能有这么现代化的一条铁路,之后开始习惯,慢慢就开始享受铁路带来的诸多好处。对于我们在老挝的華僑華人,老挝民众又多了一份好感,多了一份感谢,多了一份亲近。”
一年來,中老鐵路交出客貨齊旺的成績單,累計發送旅客850萬人次,發送貨物1120萬噸。這條黃金線路拉動企業投資、旅遊和就業:越來越多老撾優質産品走進中國市場、越來越多企業來到老撾投資、越來越多老撾年輕人走上中老鐵路工作崗位……
“很多老撾人都沒有去過著名景點琅勃拉邦,中老鐵路能夠讓他們實現當天往返。而且,中老鐵路無疑是一條高水平的現代化鐵路,就連很多泰國人都會特意來坐火車感受一下。現在可以說是一票難求。”老撾中國總商會永久名譽會長姚賓說,“最近,我陪同老撾當地官員考察北部幾個省,就選擇了火車。之前,這樣的行程只能安排直升機,但是,冬天霧多,火車顯然是更好選擇。”
“中老铁路方便了老挝人民尤其是北部山区人民的出行,原来十几个小时的路程现在只要一个多小时;带动矿产、农业、旅游业发展,促进中老经济合作,还为老挝吸引了中国、泰国、越南等国资金。”老挝广西同乡会创会会长邓良慧说,“无论对老挝人民还是对我们在老挝的華僑華人来说,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是喜事,也是幸事。”
是參與者,更是受益者
中老铁路让当地華僑華人收获满满。
鄧良慧提前幾年就開始在鐵路沿線站點布局,“我的重點是固定資産。中老鐵路開通運營一年多來,帶動各行各業發展,沿線固定資産收益顯而易見。”
“对于我们从事贸易的老挝華僑華人而言,可能高达90%的产品是从国内运过来的,运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空运成本太高,不用考虑。之前主要有两种运输方式:一种是从国内经过海运到泰国,然后再通过公路运到老挝,缺点是时间长,不确定因素多;另一种是公路运输,直接穿过中老边境,缺点是路况太差、运费高而且事故多。中老铁路带来的好处太多了,一是稳定,二是时间有保证,三是安全,四是成本低。”姚宾说。
中老鐵路的開通對提升區域經貿往來的效果顯著。中老鐵路已與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等實現連接,貨物運往老撾、泰國、新加坡等10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運貨種類由初期的化肥、百貨等100多種擴展至電子、光伏、冷鏈水果等1200多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和經濟發展紅利,正通過這條鐵路源源不斷分享給區域國家。
邓良慧说:“就贸易领域而言,原来很多人从中国进口商品,通过海运或者公路运输运到万象,然后再通过公路转运到柬埔寨、泰国、缅甸等国家。货损率很高。中老铁路开通运营,铁路运输的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外往来贸易量更大了,万象成为重要中转站。老挝華僑華人与周边国家華僑華人打交道的机会更多,关系更紧密了。”
“中老铁路建成并投入运营,在某种程度上,華僑華人可以说是参与者,但更多的是受益者。在老挝的華僑華人了解中国,也了解老挝,优势明显。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懂两种语言,能够比其他人更早获取信息,抢占先机。”姚宾说,“归根究底,是中国的发展给了我们更高平台,我们才有了更多机会。喝水不忘挖井人,中国的发展是我们所有机会的来源。”
大踏步往前走
一年來,中國鐵路部門創新開展“中老鐵路+中歐班列”“中老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等鐵路國際運輸新模式,同時加強與海關溝通協調,優化查驗流程,推行“快速通關、轉關”模式,大幅提升磨憨口岸通關效能,使整體通關時間從開通初期的40多個小時縮減至目前的5小時以內,實現昆明至萬象最快26小時直達。
此外,中老鐵路開通運營滿一周年之際,中老鐵路首列全鐵路運輸水果冷鏈班列通車,泰國、老撾等東盟國家優質農産品輸華正式開啓鐵路時代。12月10日上午,滿載50標箱共500噸香蕉的中老鐵路(萬象—懷化)首列進口老撾香蕉冷鏈專列,順利抵達湖南懷化國際陸港,標志著中西部地區通過中老鐵路進口東盟國家優質熱帶水果等農産品正式進入黃金時代。中老鐵路水果冷鏈專列開通後,預計中老鐵路每周將開出至少2列專列,將老撾優質香蕉及其他農産品通過中老鐵路運輸至中國。
姚賓看到了新機會。“以前,農産品、水果貿易我是不敢做的,海運加陸運,什麽水果都爛了。現在不怕了。對我而言,這是個巨大轉型,是水果冷鏈班列給了我底氣。”機會不止這一個,姚賓說,“之前,我的貨物來源集中在廣東、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區,現在有了中老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重慶、成都等內地城市也完全可以成爲我的選擇了。我相信,隨著中老互聯互通進一步深入,隨著旅遊業複蘇,我的房地産項目包括酒店、商場、公寓等,也會迎來新發展。接下來,我要大踏步往前走。”
鄧良慧則看到了科技領域的新機會。他說:“最近,我在國內的企業和廣西産研院綠色低碳技術研究所聯合籌建了北部灣海洋科創國際科技轉移中心。我希望抓住中老鐵路的機遇,把廣西和中國一些科技成果介紹出去,推動它們在東盟落地並實現産業化。作爲僑商,我希望充分發揮自己熟悉中外的優勢,用好中老鐵路這個已經打通的通道,推動國內科研成果走出去。”
“隨著疫情影響逐漸減弱,中老鐵路必將對中老旅遊、農業等各方面帶來積極影響。這些也將是我未來重點關注的領域。”吳興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