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时评:以侨为“桥”书写冰雪故事,華僑華人共享冬奥荣光
中新社北京2月4日电 题:以侨为“桥”书写冰雪故事,華僑華人共享冬奥荣光
中新社记者 徐文欣
2月4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启幕,古老的东方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再次握手。回首历史,中国向奥运迈进的每一步,都凝聚着華僑華人的情感与梦想,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开放与包容。
華僑華人以赤子之心铺就百年奥运圆梦之路。从“奥运三问”到“双奥之城”,一代代侨胞在奥运圆梦路上全力以赴。
1932年,中國第一位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劉長春赴洛杉矶參賽,雖未獲獎,近千名華僑卻難掩激動之情,爲其舉行宴會並送上金質獎章。
2008年,来自105个国家和地区的逾35万名華僑華人、港澳台同胞捐款9.4亿多元人民币,建成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这座夏奥遗产今天已化身为“冰立方”服务冬奥,成为世界上首座完成“水冰转换”的奥运场馆。
2022年,冬奧會開幕之際,華僑冰雪博物館在張家口落成,來自53個國家和地區近3萬僑胞共同參與,镌刻下僑助冬奧的時代榮光。
華僑華人以拼搏之力架起中外文明交流之桥。从逐梦冬奥的华裔运动员到赴外执教的教练员,他们以坚毅品质和体育精神,诠释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也助力住在国的体育荣光,更为中外文明交流架桥。他们中有一次次超越自我的美籍华裔“花滑皇后”关颖珊,有年仅16岁的华裔花滑小将刘美贤,有为匈牙利实现冬奥金牌零突破的刘氏兄弟……華僑華人用汗水浇筑了超越种族、文化和地域的友谊之桥,以体育交流拓展了文明交流。
華僑華人以实际行动助力“冬奥之花”香飘世界。“冬奥蓝图”变为现实,不仅是奥运精神的生动体现,更是全球華僑華人的圆梦时刻。
自北京申辦冬奧會以來,海外華文媒體用文字和鏡頭講述北京冬奧故事;距離北京冬奧會開幕100天時,70多個國家和地區共110多個僑團的僑胞代表通過網絡平台“雲相聚”,齊迎冬奧百日。
冬奥会即将开幕之际,“百所海外华校送冬奥祝福、千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同唱冬奥歌曲、海外万人签名支持冬奥”活动将侨胞的冬奥热情推向高潮。从垂髫稚童到耄耋老者,从普通学生到社会精英,虽然远隔千山万水,虽然只能隔屏相望,但華僑華人对祖(籍)国的殷殷赤子情和助力冬奥的浓浓祝福意丝毫未减。
縱觀當下,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相互交織,奧林匹克格言在“更快、更高、更強”後加入“更團結”,不同國家、不同膚色、不同族裔的運動員克服疫情帶來的重重困難,齊聚北京,共同奏響和平、友誼、進步的動人樂章。
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將與奧林匹克家庭大團結交相輝映,共同見證奧林匹克的冰雪故事寫下嶄新一頁,共享冬奧榮光,一起向未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