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美學生群鎮源:在藝術設計中發現更好的自己
群鎮源:在藝術設計中發現更好的自己(留學記)
2020年3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群鎮源就讀的美國帕森斯設計學院將線下課轉爲網課,不少同學選擇回國。群鎮源也買了回國機票,然而因疫情反彈等各種原因,機票總是被取消。最後,他放棄回國,決定留在美國。
在紐約上網課
距離群鎮源上次回家已逾1年,疫情期間,他只能靠網絡與家人聯系。群鎮源很少外出,除了到超市購買生活物資,大部分時間都“宅”在家裏上課、學習。
帕森斯設計學院的專業課一周兩次,由于要給學生留出現場設計與制作模型的時間,其中一次課的時長是5小時40分鍾,另一次課的時長是兩小時40分鍾。對群鎮源來說,課程全面改爲線上,“沒覺得不適應,在家上網課能省去通勤時間,還挺好的”。
群镇源的住处距离学校需约半小时的地铁通勤时间。疫情暴发前,他需要带着作品或者抱着材料到学校现场制作,再请老师点评。因有些作品要求不能用胶水,材料大多使用木头、纸或者泡沫板,有时候作品尺寸较大,抱着这些材料赶地铁并不方便。“改为网课,作品在家完成,反而没有这些不便了。” 群镇源说,“不过,由于老师只能远程授课、从照片中观察学生作品,立体作品的完整性难以通过图片这种平面形式呈现,不论是老师布置作业还是学生展示作品都会增加沟通时间。尤其是当老师讲得比较投入或者富有激情时,就很容易忘记看时间,常常拖堂一两个小时。”但在群镇源看来,这样“也可以学到更多东西,更能体会到老师的责任感和对设计的热爱”。
疫情期間,群鎮源每天都會跟父母溝通、互報平安。不回國的決定也得到了父母的尊重,“我從高中開始就一個人在美國生活,他們也相信我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生活。”
嘗試申請藝術院校
出國讀高中並不是群鎮源的最初目標。小學時,他就讀于一所國際學校,學校強調學業與課外活動並重。上初中之後,群鎮源慢慢發現自己對國外高中的教學模式更感興趣,便在初二下學期告訴母親想出國讀高中。家人和他分析利弊、反複商討,最終決定支持他。
群鎮源就讀的莫爾登天主教高中位于美國波士頓。該校創立于1932年,是一所大學預備級男校,學校重視因材施教,會對不同類型的學生設計相應的學術課程,在當地頗有名望。
最初,群鎮源並未確定往藝術方向發展,而是在很多方向進行了嘗試。他加入過足球隊、網球隊、化學俱樂部、藝術俱樂部,還曾參與志願活動——在波士頓兒童博物館擔任節日志願講解員。直到11年級,他發現設計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自己在手工方面也有天賦,而且有耐心去刻畫作品的每一個細節。
轉折來自2019年,那一年,他設計的作品在美國青少年藝術文學競賽中獲獎。這個獎項給了他信心,也讓他萌生了申請藝術院校的念頭。
發現更多創新可能
在入學之前,群鎮源沒想過自己能被帕森斯設計學院錄取,因爲“這所學校實在太有名了”。帕森斯設計學院成立于1896年,是一所位于紐約市的藝術設計學院,在藝術設計領域頗負盛名。學校的老師大部分都是藝術領域從業者,對行業裏的設計風向了如指掌,能爲學生提供非常新的理念。
之所以填報帕森斯設計學院,用群鎮源的話說,只是想“搏一搏”。“因爲我是‘半路出家’,繪畫功底較弱,准備作品集也有點晚。沒想到竟然被帕森斯設計學院錄取了,還提供了獎學金。”
其實,群鎮源在藝術設計方面很有天分,老師對他的作品評價很高,其中有一件作品還被收入校檔案永久保留。
群鎮源讀的是室內設計,當時錄取他的不僅有帕森斯設計學院還有普瑞特藝術學院。但他更喜歡前者的教育理念——強調室內環境管理和文化敏感性的融合,爲學生提供更多的空間去創新。
对于未来,群镇源打算本科毕业后先在美国找个设计工作室实习,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再回国。“室内设计这个专业范围非常广泛,包含了很多单拎出来都能成为一个专业的学科,比如灯光设计、材料学、色彩等。我觉得多参与实践对于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不会比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少。工作几年后,如果找到我希望钻研或者深入学习的领域,会考虑继续深造。目前来说,还是做好自己的每一件设计作品,努力补足不足之处。”群镇源说。(杨萌 张荷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