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形势缓解 美国许多亚裔家庭仍居家避疫
中國僑網6月10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综合报道,随着学校逐步取消远距教学、员工重回公司上班、摘下口罩,亚裔却普遍表示,疫情期间反亚裔攻击激增,让他们很担心美国重新开放后,自己出入公共场所是否安全?这新一波担忧,无关生病,而是有关人身攻击。
紐約時報在全國進行十多次采訪發現,許多亞裔基于對自身安全的擔憂,至今仍采取一連串防範措施。有人仍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上餐館,有人不想再商務旅行、不願結束遠距工作模式。
“外面不安全,才刚发生过没完没了的暴力和骚扰事件。”家住费城中国城附近公寓、43岁的林曼迪(Mandy Lin,以下均音译)说,她的9岁大、患自闭症的儿子仍在家远距上课,尽管他许多同学已回学校。她母亲也仍整天待在家里,顶多只在大楼停车场散散步,他们至今都没去餐厅吃饭。
林曼迪在中國城附近市場購物,在超市工作的丈夫會帶回生活雜貨。她表示,即使費城確診病例下降,已開放公司容量限制,並宣布秋天恢複全日制返校上課,他們全家仍保持同樣的戒備心態。
“停止仇恨亞太裔”組織數據顯示,去年3月到今年3月有6600多起反亞太裔攻擊事件報案。今年春天調查發現,三分之一亞裔擔心成爲仇恨罪行受害者。
據聯邦調查,雖有近五分之三的小學四年級白人學生重返教室上課,亞裔同齡小孩只有18%恢複面對面上課。
亞裔表示,他們希望隨著更多人接種疫苗和疫情消退,威脅也會消退。但許多人都有同樣的擔憂:沒有疫苗可以對抗“偏執”。
家住德州费洛葛维尔30岁的朱莉莉(Lily Zhu)说,“我们打了疫苗,代表这一年结束了,但那偏执嵌得非常深,至今仍在。”
朱莉莉已完成疫苗接種,但她已不再搭公車,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會再次單獨搭公車。當她鼓起勇氣重新踏入公共場所時,只有在亞洲超市,才感到自在。
朱莉莉的父母住在俄亥俄州,他們都已重新開始通勤往返克利夫蘭市中心、上藝術課,但現在他們用一把槍來保護自己。朱莉莉也很替他們擔心。
亞裔家長團體特別迫切關注子女返校上課後的問題。教育部最近向各家庭發布處理反霸淩亞裔指南,並提醒學校面對騷擾,他們必須承擔法律義務。
但林曼迪覺得這樣不夠,她很擔心自己的9歲兒子,她說:“該如何支持我的孩子,我既矛盾又掙紮。”
费城社区组织者彭安娜(Anna Perng)过去一年一直呼吁各方关注反亚裔仇恨,并鼓励接种疫苗,她努力说服谨慎的华裔家庭参加近日在罗斯福公园举办的费城年度花展。
彭安娜說,花展在距離唐人街數英裏的街區,對仍感受威脅的華裔家庭來說,要跨出這焦慮的一步,是件大事。(胡玉立)